1 拼音
yá chǐ chū xuè
2 英文參考
gum bleeding[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中醫藥學名詞(2004)]
gum bleeding[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中醫藥學名詞(2010)]
3 概述
牙齒出血(gum bleeding[1][2])為病名[3]。見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第三冊、《證治要訣·諸血門》。又名齒衄[3]、牙衄(見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),俗稱牙血[4]。血證之一。是指以齒齦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[2]。陽明經脈入于齒齦,齒為骨之余,故牙齒出血主要與胃腸及腎的病變有關[5]。
有的文獻把牙宣病亦列入牙齒出血中[3],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:“血從齒縫中或齒齦中出謂之牙齒出血,亦曰牙宣。”
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八:“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,名為牙齒出血。此手、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。”
4 牙齒出血的定義
《中醫藥學名詞》(2004):牙齒出血是指齒齦出血[7]。
《中醫藥學名詞》(2010):牙齒出血是指以齒齦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[2]。
《中醫藥學名詞》(2013):牙齒出血是指牙齦出血的表現[6]。
5 牙齒出血的病因病機
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八:“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,名為牙齒出血。此手、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。”
牙齒出血因胃火上炎,腎虛火旺,上焦風熱等因所致。腎主骨,齒為骨之余;胃脈絡于上齦,大腸脈絡于下齦,皆屬陽明。故胃火上炎,或腎虛火旺,皆可引起牙齒出血。
有的文獻把牙宣病亦列入牙齒出血中[3]。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:“血從齒縫中或齒齦中出謂之牙齒出血,亦曰牙宣。”
6 牙齒出血的辨證治療
6.1 胃火熾盛
牙齒出血·胃火熾盛證(gum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stomach fire[2])是指胃火熾盛,迫血妄行,以齒齦血色鮮紅,齒齦紅腫疼痛,頭痛,口臭,舌紅,苔黃,脈洪數等為常見癥的牙齒出血證候[8]。
6.1.1 胃火熾盛型牙齒出血的癥狀
患者牙齒出血血色鮮紅,滲血多,齒齦紅腫疼痛,頭痛,口臭,舌紅,苔黃,脈洪數[5][3][9]。
6.1.2 證候分析
胃火內熾,循經上犯,灼傷血絡:上齦屬足陽明經,下齦屬手陽明經,胃火熾盛,循陽明經脈上薰,以致齒齦紅腫疼痛。絡損血溢則齒齦出血。胃熱上蒸故頭痛,口臭。熱結陽明故大便秘結。苔黃,脈洪數,為陽明熱盛之象。[5][9]
6.1.3 治法
6.1.4 胃火熾盛型牙齒出血的方藥治療
可用加味清胃散[備注]加味清胃散(《張氏醫通》):生地、丹皮、當歸、黃連、連翹、犀角、升麻、生甘草合瀉心湯[備注]瀉心湯(《金匱要略方論》):大黃、黃芩、黃連加減治療。加味清胃散中,以生地、丹皮、犀角(可用水牛角屑)清熱涼血;黃連、連翹清熱瀉火;當歸、甘草養血和中。合用瀉心湯以增強其清胃瀉火的作用。可酌加白茅根、大薊、藕節以涼血止血。[5]
6.1.5 飲食療法
6.1.5.1 推薦食材
牙齒出血·胃火熾盛證建議食用藕節、生地黃、當歸、西瓜、赤豆、綠豆等[9]。
6.1.5.2 推薦食療方
1.木耳粥(《鬼遺方》):白木耳30g,粳米100g,大棗6枚。木耳用水浸泡半日,粳米、紅棗如常法煮粥,待煮沸后,再人木耳煮成稠粥。
2.荷葉粥(《中國食療大全》):荷葉1張,粳米50g。粳米加水煮成稀粥,粥熟后以鮮荷葉蓋鍋上,約10分鐘后移去荷葉,即可服用。
3.赤小豆鴨湯(《中國食療大全》):鴨去內臟洗凈,將洗凈的赤小豆、茯苓皮、蔥、姜放入鴨腹內,加水、料酒、鹽,煮熟。
6.2 陰虛火旺
牙齒出血·陰虛火旺證(gum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[2])是指以陰精虧損,虛火上炎,以牙齒出血,血色淡紅,起病較緩,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,齒搖不堅,舌紅,苔少,脈細數等為常見癥的牙齒出血證候[8]。
6.2.1 陰虛火旺型牙齒出血的癥狀
患者牙齒出血,滲血少,血色淡紅,起病較緩,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,齒齦不甚紅腫,齒搖不堅,舌紅苔少,脈細數[5][9][3]。
6.2.2 證候分析
腎陰不足,虛火上炎,絡損血溢:腎主骨,齒為骨之余,肝腎陰虧,相火上浮,熱迫血行,以致齒齦出血,齒搖不堅。舌紅少苔,脈細數為陰虛火動之象。[5][9]
6.2.3 治法
6.2.4 陰虛火旺型牙齒出血的方藥治療
可用滋水清肝飲[備注]滋水清肝飲(《醫宗已仁篇》)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歸身、山藥、丹皮、澤瀉、白芍、柴胡山梔、酸棗仁合茜根散[備注]茜根散(《景岳全書》):茜草根、黃芩、阿膠、側柏葉、生地黃、甘草加減治療。滋水清肝飲重在補養肝腎,滋陰降火;茜根散重在涼血止血,滋陰養血,故宜合用,隨證化裁。[5]
6.2.5 飲食療法
6.2.5.1 推薦食材
牙齒出血·陰虛火旺證患者建議食用山藥、阿膠、藕節、枸杞子、龜肉、冬蟲夏草、生地黃等[9]。
6.2.5.2 推薦食療方
1.枸杞蓮子湯:枸杞子15g,蓮子400g,粳米100g。前兩味加水煎取汁,與粳米同煮。溫服。
2.生脈飲(《內外傷辨惑論》):人參10g切薄片,與麥冬、五味子煎湯,代茶飲。
3.枸杞粥(《太平圣惠方》):枸杞子30g,粳米100g洗凈,放入鍋內,加水武火煮沸,再用文火熬煮成粥。
6.3 脾虛統攝無權
有因脾虛統攝無權致牙齒出血者[3]。
6.3.1 癥狀
6.3.2 治法
6.3.3 方藥治療
7 牙齒出血患者飲食禁忌
牙齒出血患者禁忌大寒大熱的食物,如蔥、蒜、辣椒、生魚蟹等,慎啤酒及各種冷飲[10]。
8 關于血證
血證(blood disease[7]、blood syndrome[2])為病證名[11]。見清·唐容川著《血證論》。是出血性疾病的統稱[2][7]。凡血液不循常道,或上溢于口鼻諸竅,或下泄于前后二陰,或滲出于肌膚所形成的疾患,統稱為血證[12]。如吐血、嘔血、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及外傷出血、婦科經帶胎產出血等[11]。其中鼻衄、牙齒出血、咳血、吐血、便血、尿血、紫斑等血證為內科所常見。
血證可由外感、內傷的多種原因引起,而基本病機可以歸納為火熱薰灼及氣虛不攝兩大類。在火熱之中有實火、虛火之分,在氣虛之中有氣虛及氣損及陽之別。證候的虛實方面,由火熱亢盛所致者屬實證;由陰虛火旺及氣虛不攝所致者屬虛證。治療血證主要應掌握治火、治氣,治血三個基本原則。實火當清熱瀉火,虛火當滋陰降火;實證當清氣降氣,虛證當補氣益氣。各種血證應酌情配伍涼血止血、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。[12]
詳見血證條。
9 參考資料
- ^ [1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中醫藥學名詞(2004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5.
- ^ [2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中醫藥學名詞(2010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11.
- ^ [3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1022.
- ^ [4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255.
- ^ [5] 張伯臾主編.中醫內科學[M].上海: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85:96.
- ^ [6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 中醫藥學名詞(2013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14.
- ^ [7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 中醫藥學名詞(2004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5.
- ^ [8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 中醫藥學名詞(2010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11.
- ^ [9] 施洪飛,方泓主編.中醫食療學[M].北京: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1986:105.
- ^ [10] 施洪飛,方泓主編.中醫食療學[M].北京: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1986:103.
- ^ [11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658.
- ^ [12] 張伯臾主編.中醫內科學[M].上海: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85:93-102.
治療牙齒出血的穴位
- 齒牙
置頰車穴的位置(足陽明胃經)頰車穴的位置(骨骼、血管)頰車穴的位置(肌肉)取法:正坐或側伏,開口取...
- 頰車
置頰車穴的位置(足陽明胃經)頰車穴的位置(骨骼、血管)頰車穴的位置(肌肉)取法:正坐或側伏,開口取...
- 鬼床
置頰車穴的位置(足陽明胃經)頰車穴的位置(骨骼、血管)頰車穴的位置(肌肉)取法:正坐或側伏,開口取...
- 大迎
頰、口齒等疾患:如面痛、頰腫、口、口噤、唇紫、牙齒痛、舌強、寒熱瘰疬、大頭瘟。現代常用于治療面肌痙...
- 機關
置頰車穴的位置(足陽明胃經)頰車穴的位置(骨骼、血管)頰車穴的位置(肌肉)取法:正坐或側伏,開口取...
- 更多治療牙齒出血的穴位
治療牙齒出血的方劑
- 小安腎丸
夜多小便,腰膝沉重,腸鳴泄瀉,耳鳴目暗,牙齒動搖出血,寒濕疝氣。腎氣虛乏,下元冷憊,夜多旋溺,肢體倦...
- 藜蘆散
椒3合(汁),鹽豉1升半(炒)。主治:小兒痢如膏血。用法用量:小兒每服2分匕。不能服,當哺之。制備...
- 麝臍散
主治:治牙齒動搖,風?蚰疼痛,肉宣露,涎血臭氣。常服令牙齒堅牢,解骨槽毒氣。用法用量:每用少許揩患...
- 石膽散
膽1兩(于火上燒令煙盡)。主治:甲疽胬肉疼痛,膿血不止。用法用量:敷瘡上。不過4-5次愈。制備方法...
- 牢牙石燕子散
錢。制法:上藥各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牙齒齦肉不固,及腎弱齒疏,或血出侵蝕。用法用量:每用藥半錢,以指蘸...
- 更多治療牙齒出血的方劑
治療牙齒出血的中成藥
- 青黛散
。主治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之青黛散主治牙齒風疳,及齒齦朽爛欲盡,根出有蟲,疼痛不可忍。用法用量...
- 清肺抑火片
嗽,痰延壅盛,咽喉腫痛,口鼻生瘡,牙齒疼痛,牙根出血,大便干燥,小便赤黃。用法與用量:口服,一次4片...
- 清肺抑火膏
嗽,痰涎壅盛,咽喉腫痛,口鼻生瘡,牙齒疼痛,牙根出血,大便干燥,小便赤黃。用法與用量:口服,一次5g...
- 丹參
散瘀,鎮靜止痛。治月經不調,痛經,風濕痹痛,子宮出血,吐血,乳腺炎,癰腫。丹參的化學成分:《中醫大辭...
- 珠黃消疳散
清熱解毒。用于咽喉腫痛,口臭牙疳,齒齦潰爛,牙縫出血?用法與用量:吹喉或涂擦患處,一日數次。注意:忌...
- 更多治療牙齒出血的中成藥
牙齒出血相關藥物
- 西帕依固齦液
,清血止痛。用于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齒酸軟,咀嚼無力,松動移位,牙齦出血以及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口臭煙...
- 鹽酸米諾環素膠囊
生素缺乏癥:偶有維生素K缺乏癥狀(低凝血酶原癥、出血傾向等)、維生素B族缺乏癥狀(舌炎、口腔炎、食欲...
- 清肺抑火片
嗽,痰涎壅盛,咽喉腫痛,口鼻生瘡,牙齒疼痛,牙根出血,大便干燥,小便赤黃。【規格】每片重0.78克【...
- 清肺抑火片
嗽,痰延壅盛,咽喉腫痛,口鼻生瘡,牙齒疼痛,牙根出血,大便干燥,小便赤黃。【用法與用量】口服,一次4...
- 清肺抑火膏
嗽,痰涎壅盛,咽喉腫痛,口鼻生瘡,牙齒疼痛,牙根出血,大便干燥,小便赤黃。【用法與用量】口服,一次5...
- 更多牙齒出血相關藥物